迎春花在春天绽放,因此它具有“百花之王”的美誉。那么你了解迎春花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改变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迎春花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改变吧!

迎春花的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迎春花生长中的体现是:枝条呈直立、下垂或匍匐状;花序为黄色、橙红色或暗橙色;叶片互生,对生的。花期三月至五月份,花小且较多,花瓣有6枚左右,外层的萼片和内侧萼片均无毛或微被短柔毛;雄蕊4~7个,着出生于花冠筒中部,花药近圆形,顶端稍钝,基部楔形。

生长特性:

根系发达:迎春适应性强,生长快速,喜光照、温馨湿润气候及其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有所抗寒力。在酸性和碱性的土壤中都能正常开花,但以pH值6.0~7.5的土壤生长最佳。根群分布深而广。迎春花的繁殖主要应用压条和扦插法,也可选用分株及播种繁殖,个中分株在早春进举动宜;压条繁殖可选取去年秋季生出的健壮枝条,将其弯曲埋入预先挖好的沟穴内,入土深度约10cm,约40天左右即可生出不定根,次年春季和母株分开移栽即可。

萌蘖才能较强:在苗圃内,当幼芽长到15厘米高时便能从母体上剪下来供移植使用。

枝干丛生:分株时可依据植株的详细状况,将母树周边的小株掘起另行种植,这样能够使得母本枝条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生长快速:迎春适应性很强,生长迅速。在定植后不久即进到迅速生长时间(春夏),这时要立即供应其丰富的水养料,并适度施些稀薄液肥,待枝条长到20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第2次摘心,使得多分枝。之后随之新梢持续地抽生,应立即打掉一个新生的枝芽,不然会因枝条过密影响通风透气。

花色的改变:

单瓣型:当气温升至12°C上述时,迎春开始吐红,花朵渐渐变淡黄或金黄色,这是因为其内源赤霉素含量低,花瓣不可以正常舒展所导致的。

重瓣型:当气温升至16°C~18°C时,花朵所有开放。这是由于其内源乙烯浓度较高,使花瓣凋谢;外源脱落酸增添,使花蕾消停发育;内源乙烯下降了,造成花朵提前凋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