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是人们生活中缺一不可的调味蔬菜,其产量高、耐储藏运输、种植管理方便等特性也面临了很多农民朋友亲睐。但是要想提升大葱产量,种植户们就必须要把握好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行,那么哪些技术的才能有效的提升大葱产量呢?接下去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技术可以提高大葱产量?

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苗

品种挑选: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是章丘长白条大葱或地方农家品种鞭杆黄,这是由于该类优质品种具备抗病性强、产量高等特点。

播种时间:八月上旬至九月初,适时早栽。这样能够利用使用夏季高温来做到提早葱白上市的目标,与此同时能有效下降葱蓟马和潜叶蝇为害,减少病虫害产生概率。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

育苗方法:选用地膜育苗。一般苗床宽1.5米左右,沟宽35-40公分,每亩大田需苗床60-70平方米。播前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均匀撒籽。播后覆土1厘米厚,再覆盖薄草木灰并喷洒33%施田朴除草剂200倍液杀菌防杂草。

整地施肥

大葱喜氮磷钾元素,因此在挑选种植地之时,应当挑选肥沃度较高的沙壤土地。在整地上的话能够每亩撒施腐熟鸡粪3-5方或是饼肥100-150斤做为基肥,然后深翻30-35公分成宜。

在整好地的地里面起垄作畦后就能够进行移栽了,一般选用南北向,依照每株间隔15-25公分定植的方式即可。在定植之前要留意挑选大小一致、没有病残伤的大苗,这样能够大大减少大葱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难题。

合理密植,强化田间管理

在定植事后的缓苗期内,需要做好查苗补缺工作,保证全苗、壮苗;大葱秧苗定植后,因为根系吸收养分才能较弱,因此要立即弥补水分和养料;立秋以后,气温开始降低,大葱对水的要求也会渐渐减少,此时要克制灌溉量。在大葱生长盛期,要依据*壤墒情,每10-15天浇一次小水,确保*壤湿润即可。在大葱成果前半个月左右之时,要将葱沟培满土,以便于采收。大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培土3-4次左右,这样能够让葱白迅速产生,提升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