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又称作荸荠、田螺肉,是一种多见的水生蔬菜。马蹄不但能够当水果立即食用,还能够入药或做为食材烹调成菜肴。因为其具备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皆有种植栽培,那么怎样进行马蹄的种植栽培技术呢?来分析下吧!

如何进行马蹄的种植栽培技术?

种植时间

马蹄种植的时间通常是在3-四月份左右开始播种,这时的气候温湿度较为适合,种植后的发芽率高,长势好,产量高。但详细也得依据当地的气候原因而定,例如在水稻成熟期就非常容易出现早衰难题,因此要依据现实状况来挑选最好种植阶段。

选地整地

马蹄针对土壤的需求是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且水源丰富的环境,所以在种植之前必须要做好决定工作,一般提议选用沙壤土,然后将土翻松20厘米深。然后在播前10-15天施入基肥,施入量为每亩2500-3000kg农家有机肥及其100-150kg复合肥即可。

催芽育苗

选好种子后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水分后即可准备播种。在催芽期间要维持土壤湿润,温度克制在20-25度之间,每天需要向地面灌溉一次清水。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除草及防病害等工作,一般马蹄播后25-30d就会出芽,在出苗前后还要留意维持田间通透性较好,而且要定期检查幼苗生长状况及发病的状况,立即发现并解决。

移栽管理

一般在每一年五月上旬之时进行移栽,移栽时要先进行整株挖穴,每穴栽植2-3棵秧苗即可,然后再覆*4-5cm即可,栽插不适合过深也不适合过浅,以防关系到后期球茎分化膨大生长,栽植深度在3-5cm即可。

田间管理

马蹄移栽之后,要维持田间的湿润度,可是不适合积水,这样有益于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及其后期生长速度。次之便是在马蹄生长强盛期时,要立即追肥弥补养分。最终便是要做好病虫害的防范管理,当产生病虫害后要因地制宜,一般常用杀菌剂、杀螨剂为主,而虫害则可选用敌百虫、辛硫磷等药物来开展防治即可。

总的而言,种植马蹄需要把握好办法才行,当然除去做好初期的选种育苗工作以外,在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同样不可以忽略。

有关马蹄的种植栽培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本站以下推荐相关内容的话感兴趣爱好,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