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蘑是我国特产,它不但能够食用还具备极高的营养价值。随之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和饮食搭配,对口蘑的要求也是日益增大起来。现阶段市场要求量也非常广泛,并且口蘑种植方式简单,成本低廉,效益高,所以面临了诸多的栽培者欢迎和亲睐。那么该如何进行种植呢?来分析下吧。
生产时间
适合于春季3-十一月制袋播种。
培养料准备
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含水量70%左右的棉壳或木屑做为培养基,辅以别的配方,如玉米芯80%、麸皮10%、石膏粉1%、过磷酸钙0.5%等。将这些材料充分拌均后,装入17厘米×34厘米聚丙烯塑料袋中(可选用常压灭菌),然后将塑料袋放在锅内加热至100°C时维持12小时上述。待冷却到30°C以下时即可接种。
培养基制作
将配方中的培养料称重后加入少量水,充分混匀,使pH值达7.5-8.5;再把混合好的培养料摊开晾晒,每天翻动2-3次。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料铺成10厘米厚,每平方米约需干料4公斤。最终,将拌好的培养料装进广口瓶内(瓶底要先填上消毒牛粪、锯末等作垫土)。
装好瓶(筒)后播种
将料面喷湿并略微风干后,即可将已解决过的培养基从试管内斜向放到瓶(筒)中间,接入菌丝体和原种,用种量为干料重量的15%-20%。留意接种后要立刻扎紧瓶塞。待菌丝长满瓶之后,立即搬入菇房出菇管理。
适温催蕾
口蘑属低温牢固性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8-32度,最适宜温度22-28度。当子实体菌盖直径达1.5-2cm,菌褶初呈白色或是黄褐色之时,表明菌丝早已吃透培养料外表,这时要立刻将其移人菇床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
当菌膜刚刚破碎且刚露出白色幼菇时,即可转入出菇期管理。将出完两潮菇的菌袋移入菇棚(室)、墙壁间隙处或地面上,打开门窗,进行通气换气,每天要浇一次小水。与此同时,在出菇前1天晚上,要适度增添室内湿度,并喷施某些杀虫药剂防范病害产生。当子实体长至3-4cm,菌柄做到1-1.5厘米时,应强化通风,并喷施几次叶面肥,使其迅速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