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中国的持续发展趋势,农业做为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经过了很多次关键时期。 在本文中,大家将回顾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史的几个关键时期,及其各个时期所遭遇的首要任务。

中国农业发展史——重要阶段与首要任务

一、首要任务:发展趋势粮食生产(1)

在新中国成立前期,粮食自给率极低,遭遇严峻的粮食短缺,粮食生产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的首要任务。 1950年代初,中国政府执行了土地改革,通过改革,农民的土地获得了合理分配,农民积极主动性大大提升。这时,为了提升粮食产量,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关键的农业科技研究,如水稻新品种选育和大规模推广,从而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2)

在这个时期,农业发展趋势的重点是发展趋势粮食生产,为减轻粮食短缺难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首要任务: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3)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史上的转机点,这时的中国农业生产程度早已相对较高。 可是,依然有许多缺陷和不够,比如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农业政策开始转向农机化方向,推广和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4)

这个时期,农业发展趋势的重点是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经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和农机装备的推广,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完成农业产能的大幅提高。

三、首要任务:强化农村建设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5)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早已相对较为成熟,国家开始看重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这时,中国开始执行对农村的根基设施建设,如修建公路、通电、通水、通讯,而且大力发展趋势乡村旅行和农业旅行,提升了农民的收益程度,使乡村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趋势。(6)

在这个时期,农业发展趋势的重点是强化农村建设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乡村地区赋予更多的经济活力,完成农村现代化。

四、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7)

来到21世纪,中国经济早已进到迅速发展趋势的时期。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农业早已基本完成了“千亿斤”产量层次的变化,可是农业质量、效率和安全仍遭遇许多难题。 为了进一步发展趋势农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下降生产成本,中国开始积极主动推进农业现代化,激励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完成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现代化。(8)

在这个时期,农业发展趋势的重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率,确保食品安全,推动经济可不断发展趋势。

在过往的几十年中,中国农业经过了多个关键的发展趋势时期,在各个时期中需要遭遇各自不一样的挑战,完成各自不一样的首要任务。当前的农业发展趋势,需要发挥绿色生产和现代化生产的优点,强化对农业革新的支撑和培育,持续积极主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为完成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关键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志仁.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史[M].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1.

2. 罗荣宏.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趋势的历程[J]. 粮食和饲料工业, 2008 (5): 29-36.

3. 李仁波.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史回顾[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 (1): 49-60.

4. 马振海, 张弘范.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历程[J]. 机械科学和技术, 2004, 23(1): 78-80.

5. 张艳萍. 新中国农村建设调查和思索[J]. 人民论坛, 2007 (7): 74-75.

6. 苏才治. 中国农村旅行发展趋势的历程和实践[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 145-149.

7. 王克玉, 王旭东.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探求[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21(4):71-77.

8. 徐雅莉, 傅武雄.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历程、特性及启示[J]. 长江经济带论坛, 2015, (2):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