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鼠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5至20厘米。花朵小巧而密集地簇出生于顶端的总状花序上或疏散的小枝上;萼片为5枚,呈长圆形;花瓣则为6个,形状如蝴蝶且具芳香气味;花柱为3裂。果实近球型,直径1cm左右。樱桃鼠尾草原产北美西部和墨西哥北部的高纬度地区(海拔900~1200m),现已引种到我国大多数省份。

如何养护樱桃鼠尾草?

樱桃鼠尾草对土壤的需求不苛刻,以肥沃、排水较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盆栽时,可用园土2份、堆厩肥1份混匀配制成培养土。在种植前要施入适量的过磷酸钙作基肥。

光照和温度樱桃鼠尾草喜阳光丰富环境,生长时间间应保证日照条件较好。生长适温为12°C~22°C,冬季气温低于10°C即进到休眠状况。

水肥管理樱桃鼠尾草较耐旱怕涝,在栽培过程中需合理浇水并留意排水。在苗期每隔半月施稀薄液肥1次,以推动幼茎及根系发育。成长时间要立即松土除草,维持土壤疏松和空气流通,避免病虫害产生。

修剪和通风当植株生长高达30厘米时应摘心使得多分支,株丛丰满。花谢后,要将残花连同未开放的花梗剪去,以利萌芽新梢。为减少养分消耗,推动下茬花蕾孕育,每隔20天需追施腐熟的15%饼肥水液*。

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适温为18°C-20°C,播种*周内发芽。扦插宜在春季选取嫩枝,将基部叶柄保留2-3片,扦插深度为1/2-2/3.约15-20天可发出白根并长出4-5片真叶即可移栽定植,亦可在秋季挑选生长健壮、丰富的枝条进行扦插,也可剪取其上部叶片稍加晾干后立即进行扦插。

病虫防治主要有叶斑病危害,受害部位形成褐色或灰白色霉点,后扩散至整个叶面,使全株死亡。受害严峻时叶片脱落。发病前期可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洒。虫害是蚜虫和红蜘蛛,可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