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线菌病怎样传播?有什么防范措施?养牛户都了解,放线菌是动物的头部病症之一。牛放线菌病又称骨折或肢蹄疫,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以骨骼、内脏器官和皮肤等部位产生放线炎为主要特点性的病症,多发于成年属牛及犊牛。
牛放线菌病怎样传播
牛放线杆菌的感染来源是带有本种病毒的大脑组织。所以在自然状况下,牛只可因食入被污染的水源而发病,也许是因为饲草中欠缺各种维生素E(避免母牛乳房炎)造成奶水不够,影响了奶水里微量元素钙磷的正常代谢所致。
本病的主要传播路线是立即和病畜来往。当牛只面临外来人时,便也许将本病传给健康家畜,从而引发本病;此外,也可经口、呼吸系统、眼结膜进行垂直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最为多见。
因为放线菌对热抵御才能较差,故对高温耐受力较弱,因此夏季在寒冷天气,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放牧牛群时,牛舍温渡过高,便会使肉牛采食量减少或消停饮水。另外,因为牛只体质降低,如长期摄入含有大量干物质、矿物质等的青贮料、糟渣类精料及其谷物、豆饼等饲喂时间短,便会使牛只出现机能紊乱,造成放线菌病爆发流行。
强化日常管理工作,留意牛舍的环境卫生。常常维持清洁干燥、通风较好、清洁无异味。防止让牛羊吃到被鼠咬过的植物茎叶和果实,以防刺伤舌咽喉部分粘膜;定期驱虫,可依据当地现实状况选用相应的驱虫药物;对已患此病的病畜要立即隔离医治,以免扩散。
针对症状严峻的病例要立刻淘汰。针对死尸应深埋解决,并进行无害化解决,严禁用于食用或是出售,以防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害。
对新生羔羊尽快哺足初乳。哺乳期内的母牛乳汁需要保证丰富且洁净。假如犊牛生下来后1~2天不可以哺饱奶的话,则应该人工协助其吮吸初乳,并协助它吮食某些嫩芽苗。
犊牛在断尾前必须要做好消毒工作,一般可用3%苛性钠溶液或10%福尔马林溶液清洗创面、创腔,然后再涂抹碘甘油或紫药水。犊牛断尾以后,要进行全身性消炎解决,可选用抗生素软膏加5%鱼石脂软膏混相处,每天涂抹两三次即可痊愈。
强化对犊牛和育成牛的培育管理:对犊牛和青年属牛,要强化补铁、补硒工作,提高瘤胃免疫功能,使之可以顺畅度过儿时时期;犊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快、饲料利用使用率较高、生产性能优良;对育成牛,可经过补钙来增添肌体力量储备,加快其成长,与此同时还能提升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