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虫是竹子生长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害虫之一,在竹子的各个部位都能吃到。假如不解决的话就会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而危害人们健康长寿!所以今天小编就来简而言之说培育健康的竹笋虫种群的方式和步骤吧?

竹笋虫养殖如何进行?步骤详解,助您成功培育健康繁衍的竹笋虫种群!

一、培养材料准备:

在养殖地挑选好后,将准备好的竹林土壤挖开进行杀菌消毒,将土层深翻40厘米厚,以后在土面撒施草木灰和石灰粉,以后覆盖细泥土10-20厘米厚;

在种植时将准备好的树苗按每平方米3-4株规格移入,栽植深度为20-30厘米左右。

在栽植前,要先对种植地块浇水灌溉,使土壤维持潮湿状况;

栽植后要将幼龄竹苗的叶片轻轻摘除,保留竹鞭上端3~4片叶即可。

当发现新栽竹苗有大量死亡或病弱小苗出现时,需立即补放。

在竹林中设置饲料台,在喂养期间要定期投喂些青菜及瓜果皮等植物性的饵料。

每一年在六月中下旬开始出蛰成虫时,可将诱集到的越冬蛹拣拾干净并集中保存起来,以备第2年的出蛰。

二、母虫收集方式

采集时间:竹笋孵化后的20天内,即五月下旬至九月中旬之间,当气温平稳在15度之时就能够采收了。

采集地点:应选取山坡丛生杂草较多的地方;

采集数目:2只/m2,3~4龄期,5-6个月龄;5年上述的则每亩地能够产2000kg上述的卵块或是1万~1.2万个卵块;

采集办法:挑选晴朗温馨天气,将竹林中的竹芽、嫩梢所有剪去;

采集需注意:采集竹类不可以用铁锹等硬物砍伐或踩伤竹枝条;竹林地面不适合过高;采回竹子后要将其堆积腐熟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