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趋势,农作物病害的防治也愈来愈面临看重。而在玉米种植中,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大家来看看霜霉病的症状、危害及其防治方式,协助农民更好地防治玉米病害,增添玉米产量。

玉米病害之霜霉病,让农民防治变得更简单

一、霜霉疾病状及危害

霜霉病是由真菌感染所引发的病害,主要在玉米叶片外表形成白色粉状菌孢子。随之病况加重,白色蕈丝团会覆盖整个叶片,渐渐变成黑色。同时,感染的叶片也会出现大片褐色或黄色病斑,最后造成玉米减产。

二、霜霉病防治方式

在玉米种植中,防范霜霉病的产生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在选用玉米种子时,能够挑选具备抗霜霉病性能的品种。如此可以大大减少霜霉病的产生率。

2. 强化田间管理

立即除了叶片中的病斑,减少病菌的繁殖。同时,克制玉米的密度,强化通风换气,减少病菌的传播。

3. 使用化学药剂

在病况较为严峻的状况下,能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避免病害的扩散。

三、防治差别化霜霉病的方式

有的时候玉米叶片上出现的并不是霜霉病,只是别的病害所引发的症状。以下介绍几种差别霜霉病的方式:

1. 差别白粉病

白粉病的菌丝是在叶片下面长出来的,而不是在叶片上。同时,白粉病菌丝的颜色是浅黄色,而霜霉病菌丝是白色的。

2. 差别灰斑病

灰斑病的病斑较小,一般直径不超过1cm。而霜霉病的病斑直径较大,约为2cm。

随之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趋势,玉米霜霉病的防治也变的更加简单。农民能够经过选用抗病品种、强化田间管理及其使用化学药剂等措施,防范霜霉病的产生。同时,农民还需要把握差别霜霉病的方式,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