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田中,农民最担忧的便是遭到棉铃虫的侵扰,因为其持续繁殖和吞食棉花,造成受害面积持续扩大。下面凑合这一害虫进行具体介绍。

棉铃虫——棉田害虫中的“主角”

1.棉铃虫的外表和习性

棉铃虫是一种相似于蝉的昆虫,成年棉铃虫体长5~10毫米,体色呈灰褐色。在高温多雨的状况下,棉铃虫繁殖速度十分快,一年可达3~4代。它们一般在棉花结棉盛期时出现,以棉铃为食,吸食棉铃内的汁液,造成棉铃弯曲、变黄、减产,严峻的乃至造成棉铃坠落。

2.棉铃虫的危害水平

棉铃虫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棉花的生产会导致严峻的影响。假如不立即进行克制,受害面积可能会持续扩大。所以,农民需要把握对棉铃虫的科学防治措施。

3.棉铃虫的防治方式

(1)农田清洁。清理周边的废弃物,清理田面杂草,下降害虫滋生的场合。

(2)化学克制。选用有效的药剂,依照药品表明书严格把握使用方法和使用量。留意安全防护,防止药剂残留。

(3)农学克制。选用轮作,合理施肥、浇水,针对寄生在棉铃上的棉铃虫,能够将起点粘虫带,把寄生在上面的棉铃虫粘下来。

在棉田生产中,立即发现和克制棉铃虫是农民需要关注的事。经过以上防治方式,能够有效防范和缓解棉铃虫带来的损害。与此同时也提示广大农民,生产中必须要留意用药安全和环境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