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壳虫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害虫,其对植物造成的危害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将从蚧壳虫危害、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蚧壳虫并更加科学地防治。

蚧壳虫引起植物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蚧壳虫的危害

1.蚧壳虫会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株衰弱,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2.蚧壳虫的分泌物会覆盖植物叶片,导致叶片气孔阻塞,引起呼吸困难、失水、光合作用异常等现象。

3.蚧壳虫排泄物质含有大量糖分,容易诱发黑烟霉、蜡烛病等病害,对植株健康造成影响。

蚧壳虫危害产生的原因

1.环境因素:高温干旱的天气环境是蚧壳虫大量繁殖和扩散的重要原因。

2.生物因素:蚧壳虫的天敌数量较少,容易使蚧壳虫种群大量繁殖。

3.栽培管理不当:缺乏较好的栽培管理和防治措施容易使蚧壳虫滋生繁殖。

蚧壳虫的防治措施

1.机械防治:对于病情较轻的植株可用水冲洗或用软刷轻微刷拭;对于病情较重的植株,可使用黄板、蓝板等粘虫板、密闭网罩等方式捕捉。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突蚜小蜂等天敌进行防治,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蚧壳虫的数量。

3.化学防治:可使用有机磷、有机氟等杀虫剂对蚧壳虫进行杀死,然而应注意可以使用较为安全可靠的农药,并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蚧壳虫的危害对植物健康非常大,因此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防治工作。希望本文能对您更好地了解蚧壳虫有所帮助,更好地科学进行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