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花卉。其中一种名为水晶兰的植物备受欢迎,然而,这个美丽的花卉却因为其凋零的样子被称作“死亡之花”。那么,水晶兰为什么被称作死亡之花呢?

水晶兰,这种凋零之姿为什么被称作死亡之花?

1. 水晶兰的外观和特点

水晶兰是常绿草本植物,又称为乌头兰或者玉石兰,原产地为巴西和阿根廷。该植物的叶子硬挺,肉质厚实,呈现卵形或者椭圆形。花朵通常白色,有时也会呈现浅绿色,甚至紫色。花朵的外形看上去像是一团团由小花组成的球状,故得名水晶兰。水晶兰芳香扑鼻,生长周期长,能够适应较为严酷的环境,是受欢迎的室内装饰与盆栽植物。

2. 水晶兰凋谢后的样子

水晶兰花朵是这种植物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花期很短,只有几天时间。当花朵萎缩凋谢后,会留下黑色的、变形的、有时呈现轻微发亮的表皮,在阳光和刺激下呈现出一种很不美观的白色粉末状。如果不及时清理干净,这些瑕疵会影响它的美观度,而这就是水晶兰为什么被称作死亡之花的原因。

3. 死亡之花的典故

哪怕水晶兰的凋谢样子有点“令人发指”,但是这个花卉也并不是真正的“死亡之花”。死亡之花是指华丽、绝美的“妖艳”花卉,如发财树,虎皮兰等等。这些植物的特点是在外貌美丽的同时,都有毒性成分。因此,这些花卉被誉为妖艳之花和死亡之花。而水晶兰之所以有这个称呼,则是因为人们夸张了它凋谢后的样子,引出了拟人的语言,因此,才有死亡之花的称呼。

虽然水晶兰凋谢后的样子有点不美观,但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死亡之花,因此这个称号有些夸张。不过水晶兰在选择摆放位置时还是有所讲究的,比如不能暴晒在阳光下,需要保持它的通风、湿度等条件。总而言之,无论是摆放水晶兰还是其他花卉,都应该了解花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需求,才能让花卉焕发最美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