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属鞘翅目,象甲科、半边栖总状刺蛾种的统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区,是林木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食性广杂,除危害松树及杨柳树外,还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另外,天牛也是一种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此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要成功养殖野生天牛,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和技巧?

野生天牛的日常生活习性

日常生活习性

成体在野外的寄主植物种类许多,但以松类为多。多见有星天牛(别名白绒花天牛)、云斑大绿天牛(又叫青龙门黄脊大绿金带天牛)及其日本红腿天牛两种;而华南地区主要有光肩星天牛(即桃长颈天牛),个中包含桑白盾双壳蜂(别名为吹绵蚧)。天牛产卵期一般为每一年5~九月份,卵经4个月孵化出幼虫后开始活动取食。成虫寿命为1年左右。天牛的食物广泛,对多种农作物皆有较大影响。天牛一般以新鲜的木材、枯枝落叶或嫩草为主食。喜吃榆树、槐树、苹果、梨树、柑橘、荔枝、香蕉、菠萝、枇杷、油桐和茶苗;喜爱采摘嫩芽、嫩梢、嫩果实和嫩芽;有的时候也会吃棉球、豆粒等硬实物;也是有部分捕捉老龄幼兔食用时。幼虫的生长发育分成2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幼虫蜕皮阶段,从第3次脱皮到八月底止,历期约30至40天。2第2时期是从蛹羽化实现到羽化的整个过程,约25至35天的生长时间。此期间食量小,不容易被发现并留意检查是不是有死亡现象。

形态特点和日常生活定律

1雌雄配比

(1)雌成体

成虫体宽达12厘米上述、体重100克,头部黑色略呈圆形,背侧具褐色横纹7条,前端稍窄,末端渐狭细如针尖似竹节状突起,背面中央有一淡灰褐色的“V”字型凹痕。前胸腹面无显著隆角处有一条黑纵沟相连,故别名"v"字形皱褶排列,二者之间距离可拉到10厘米,足伸缩自如。触角鞭状、粗壮且短;复眼间距较小,单眼红色,下唇须6根深密紧抱头顶,额内缘微向后倾斜。

(2)雄成虫

雌成虫身体粗厚肥胖,前躯平直或稍偏弯。前肢基节近乎于方形,胫节上有钩状骨片1个,前脚爪退化,后脚掌膜质透明,中跗关节上方有一排棕黄色刚毛簇,尾柄下方有数根很长的乳白色气孔道(由泄殖腔延伸进到肛门);后脚趾均能开张,交叉分支。触角丝状、较细弱,后足指节上的齿刻较细,前足股节上有四行牙,每行牙都着生一个小锯齿,每隔15~20步步舌卷曲,有的品种嘴巴端有1枚超乎口器的齿轮,前肢末端有1对非常锐利的中耳器,